|
数字化浪潮风起云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奏响了新时代“智领四化”的天府乐章。
不久前,长虹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东方电气东智创建的C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都被选为国家级“双跨”平台,以跨行业、跨领域的领先能力实现了四川在国家名单上的零突破。
近日,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等5家四川企业的名称出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公示名单上;同时,四川中烟什邡卷烟厂通过CMM四级评估,建成了烟草行业第一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到四级的工厂。乘“云”向上,借“数”转型。巴蜀出现了更多的“智能工厂”和“无人车间”。供应链一键协调材料配置,生产中心一键生产灵活,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效率,增加了发展动力。
从制造业到农业和服务业,数字与现实的融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扩张。环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大量卫星遥感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护送天府粮仓。成都大邑县将数字工具变成了“新农具”,使农业更加智能化。云旅游、云表演艺术、云直播等,引发了四川旅游业的火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四川、对四川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省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壮丽细致的数字与现实的融合浪潮是涌动的重要引领和驱动力。
夯实融合基础,11个城市竞争示范示范
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在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巨大的蓝色方形建筑中,一排排服务器摆放整齐,“最强大脑”昼夜运转,最高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亿次,跻身世界前十。它以超级计算能力服务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探索宇宙起源之谜,加快核科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
新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与现实一体化的基础和基石。特别是国家一级启动了“东数西计算”项目的实施,成渝地区被批准建设国家综合计算能力网络枢纽节点,为四川创造了“互补优势”的重大机遇。省委十二届二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新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促进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扬长”在于,四川是数字经济大省,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9万亿元;不仅率先实现全国“县通5g”目标,而且各乡镇都实现了5g和千兆光网通达;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占全省能源结构的86%以上,其中2022年水电装机规模达到9707万千瓦,居全国首位,对降低数实一体化电力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薄弱环节”是着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进一步巩固新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面推进数字经济社会优质发展。
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加快项目建设实施。2023年初,四川举办了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广活动,“新基础设施”是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在全年推进的700个省级重点项目中,德阳“云天府”大数据产业园、雅安5G云基地、自贡5G创新应用产业园、中国移动(四川成都)数据中心二期项目等28个“新基础设施”项目。
截至2023年9月,全省已建成5g基站15万多个,规模居全国第六位,千兆光纤网络覆盖家庭4000多万个,在建数据中心38万多个,上架率51%,数字基础能力全面提升。
“一体化”布局、连续推进、示范城市竞争。为进一步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四川选择成都、宜宾、达州、雅安、德阳、乐山等11个城市进行创新示范,探索形成若干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成果,初步形成独特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
提高融合深度朝数字化智能升级
位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中国第一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和黑灯生产线。5G。、工业互联网、数字双胞胎、机器视觉等先进数字技术的应用,车间24小时无人干预连续加工,毫秒精确定位,40秒内智能进料,加工精度0.03mm,人均效率提高650%。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数字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正从辅助手段转向创新发展引擎。不仅东方电气,德阳还与海尔卡奥斯、优刻得等龙头企业合作,打造海川云服务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完成66个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建设项目,推动“重装之都”轻装上阵。
工业数字化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促进数字与现实一体化的重点是加快工业数字化。近年来,四川进一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一体化,实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全覆盖行动,推进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建设,打造若干“数字领先”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
行业龙头企业展现新气象。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是全球光伏行业首个5g应用基地。数百辆IGV智能汽车在无尘车间来回穿梭运输材料,所有生产工序均由机器完成。与传统的通威电池生产线相比,该基地的能耗降低了30%左右,生产效率提高了161%左右。
大企业走在前面,中小企业如何跟进?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缺乏支持,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能转”的问题,普遍感到“无法开始数字化转型”。建立一个数字转型服务平台变得非常迫切。
四川依托数字经济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产业联盟,建设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目前,全省已确定四川省37个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涵盖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医疗卫生等领域。长虹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工业设备8万余台,工业应用2700多个,服务企业用户近8万家;成飞集团牵头的航空设备数字化工艺集成解决方案,提高了全产业链加工效率近30%;科伦药业牵头的生物医药生产供销智能合作平台,将上下游企业库存周转期降低10%以上。
在此过程中,数字经济区域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川渝两省市发布了第一个地方标准《公共信息资源标识规范》,联合发布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实施计划》,共同推进“川渝联合办公”服务区的建立,川渝“数字双城经济圈”即将出现。
数实融合浪潮,滋润天府之国,充满活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千行百业融合向纵深拓展,四川追云追数创未来!
|
|